-----济南大学大学生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效果丰硕
为引导青年学生在抗击非典、促进开展的实践中,学习贯彻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,鼎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,为实现全面树立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,我校于今年暑期积极开展大学生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
全校采取集中组队、分散活动、远程效劳等点面结合的方式,全面部署社会实践活动。同时,团委还通过组织推荐、地下招募等方式,在全校选拔了300余名政治过硬、在各方面表现突出、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特长的学生,重点组成了21支志愿效劳队,集中10天左右的时间,奔赴到全省各地,开展社会实践活动。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,我们重点突出了“四个结合”,即:与“三个代表”结合,与抗击非典、弘扬民族精神结合,与“青春创业”结合,与志愿者效劳结合,开展了以学习实践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,弘扬培育民族精神,弘扬文明新风,开展青春创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,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效果。
在实际运作中,我校今年社会实践任务的有两大特点,一是实行项目化管理,所有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单位或团体,必需进行深入调研,了解群众需求,充沛发扬校地、校企联系的优势,结合学院学科树立和专业开展特点,确定效劳项目,填写统一的“济南大学2003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表”,最后由校团委负责组织项目评估、统一协谐和项目立项。依据“合理选项,按项组团,双方受益”的原则,我校确立了社会实践校级项目21个。
另一特点是紧密联系大学生青春创业,积极推动实践基地的树立任务。学校明确提出,每个学院争取树立一个临时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,同时,为全力打造“大学生青春创业基地”这个具有学校共青团特色的品牌,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,我校树立的实践基地统一命名为“济南大学大学生青春创业基地”。今年,我校共新增社会实践基地15个。
活动中,青年学生深入到农村基层,充沛发扬科技文化优势,重点开展了农技推广、企业帮扶、文艺演出、倡议科学的生活方式及法律法规宣讲、支教扫盲、环境维护等方面的实践效劳活动,弘扬民族精神,传达文明新风,为农村基层两个文明树立做出了贡献,同时也在实践中提高了自身素质。党员大学生“三个代表”平邑效劳团来到了老区平邑县,向外地群众宣传“三个代表”思想和科技文化知识,开办了五个培训班,树立了三会一站,捐赠了30台电脑和局部书籍,救助了10名贫困学生,并围绕“三个代表”在农村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社会调查。几个学院的支教团区分深入到费县、沂水、平阴等农村中小学,克服各种艰辛条件,为农村的孩子们送去了一堂堂内容空虚、形式新颖的辅导课,为农村的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微薄之力。有的学院则利用自己学院的专业优势,为企业提供信息、智力支持,为中央城镇规划提供效劳,促进了中央经济开展。
我校社会实践活动失掉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育人效果。群众日报、山东电视台、山东教育台、团中央网站、齐鲁晚报等新闻媒体对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报道。
团委
2003.8.25